+-
老人为什么不听劝?原来跟他们的“爱”与“怕”有关系


很多妈妈在生娃之前,都幻想过一家人其乐融融带娃的场景。


但孩子出生后,却迎来当头一棒:



妈妈们为此苦不堪言,既委屈又心酸,家庭关系也越来越剑拔弩张。

本文为大家节选其中一堂课程《理解老人的“爱”与“怕”,解决育儿沟通“难”》。

大家看完了,就明白为什么老人总是“听不进话”,以及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让他们“听得进”啦!

文|兰海

经常会有妈妈和我说:跟老人沟通太难了,他们要么是说不听,要么就是特别固执,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做的时候还是老样子。

比如你告诉老人,孩子吃的辅食营养要全面,老人嘴上说好,回到家,你却发现孩子在吃发糕和稀饭。

还有妈妈觉得老人的这些行动是在针对自己,是对自己不满的体现,甚至为此而影响了家庭关系。

但是这节课我想告诉你,老人难沟通有很客观的原因,了解了这些原因,你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种种想法和行为。

为什么老人会这么难沟通?说起来有下面这5种原因,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分析一下,你家是属于哪一种。

老人难沟通的五大原因

第一:成长经历决定了他们对衣食住行的需求。

我们和老人毕竟不是一个时代长大的,不同的生活经历决定了老人对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和我们是不同的。

就拿吃饭这件事来说,你会发现,很多老人会对宝宝吃饱这件事特别执着,有时候我们觉得孩子都吃撑了,老人却会觉得:哦,这下宝宝不会饿了。

之所以我们和老人的感觉差这么多,就是因为不同的成长环境造成的。

我们的父辈因为经济不发达,家中人口多的原因,普遍有过饿肚子的经历,而我们却是成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别说饿肚子,多吃一口都怕自己会胖。

所以,我们对“饱”的判断和老人是不同的,或者说, 我们对“饱”的需求和老人是不同的。

老人看宝宝吃不饱,实际上这是另外一种爱的表达,不希望宝宝和他们小时候一样挨饿。

同样,这些差异还会出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第二:沟通的方式比较含蓄。

在含蓄表达文化背景下长大的老人们,他们其实害怕沟通,不知道怎么沟通。

你想想看,如果老人耳濡目染的沟通方式是含蓄的,甚至是压抑的,不允许直接表达的,他们到了五六十岁的年龄,又怎么能直接了当的跟你沟通,表达自己内心的很多需求和想法呢?

现在可以理解了吧!传统文化浸泡中长大的老人,面对新时代的沟通模式是非常不适应的,但不表达不代表不需要,所以说很多老人自己心里也是非常矛盾的。

所以憋久了,老人有时候就忍不住说一下,说出来的话可能就比较难听了。

第三:担心自己没有价值,不被承认。

如果把人生看做一段旅程,我们的青少年时期好像是在爬坡,总有新的希望和目标。

到了壮年、中年,就进入了一生中价值感的巅峰期,被工作、家庭和很多人需要着。

一旦进入晚年,情况就不同了。不但收入下降了,退休以后也很难获得工作成就,不再是家庭系统的核心,甚至逐渐被边缘化,即使子女孝顺,老人也很容易觉得自己没用。

所以老人最怕的就是没有价值,不被子女承认,不被社会承认,不被他人承认,所以他们照看宝宝的时候就会万分的小心谨慎,生怕出差错。

所以他们会喜欢让宝宝在人多的时候表演拿手的节目,来证明他们在养育宝宝这件事上有明显的价值。

第四:害怕失去对生活的掌控感。

步入晚年的老人,第二个“怕”,就是害怕失去生活的掌控感。

步入老年,生命中的波澜壮阔已经过去了,但时代依然滚滚向前,害怕被时代抛弃的老人内心深处是惶恐的,他们害怕失去对于生活的掌控感。

所以宝宝一旦出现了一些超越他们能力范围的情况,老人就会感到失控。内心的惶恐不安让他们本能地给出措施,也许他们也知道做法正不正确,但这能让他们找回掌控感。

比如宝宝不肯吃饭,那么喂一大口饭,确保他们吃饱,也是老人找回掌控感的方式。

第五,害怕承认错误。

其实让任何一个人承认错误都是困难的,更何况是老人。

老人的养育方式在我们看来可能真的不科学,但却是老人一生积累的经验。

在他们照顾宝宝,期待重新找到价值的时候,我们如果只是轻易定性,这些是落伍没用的经验,老人当然是不甘心的,这对他们的打击会比我们想象得更大。

他们内心的爱与怕都无比真实,他们怕的一切,也正是他们想爱的一切。

如何与老人达成良好沟通

听完这些,你是不是有些理解家里的老人了?面对具有这样特征的老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主要有以下三点:

01

抓住机会多夸夸老人,给予他们价值感。


也可以多提一些他们能胜任的小要求,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只有当老人感受到满满的价值感和存在的时候,他们才有可能放下固执和防御,内心的冰山才有可能融化,才能听得进去不同的建议。

比如你可以这样夸奖老人:

要不是奶奶帮我带宝宝,我上班能这么安心吗?
我们家就是姥姥最耐心,外孙子啊也跟姥姥最亲,我都吃醋了!
你看只有姥爷陪他玩积木的时候,他才是最开心的……

这些都是老人受用的说法,他们的价值感得到满足了,才不会把科学育儿的建议看成是对他们的攻击。

而这些夸奖也绝不是什么套路,而是在理解对方深层次需要的基础之上,子女应该给予的体贴和关心。

除了夸奖,我们也可以跟老人提一些他们能够胜任的小要求。

我们做儿女的心疼老人,往往觉得老人的年纪大了,平时照看孙辈已经很辛苦,不忍再提要求,很多时候还会说:您别干了,我来。

我们的本意是不希望老人太累,但老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被信任,甚至不被需要了 。所以经常给老人提一些他们擅长的、能胜任的小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请老人做宝宝爱吃的食物,跟爷爷说宝宝今天想吃鸡腿了,而且就想吃您做的,麻烦您给他做一个吧!

02

提前做好预告,避免老人出现失控感。


针对老人特别害怕失控的心理需求,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我们不要仅仅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告诉老人这样不对,而是按照下面的三个方面入手,提前给他们做好预告。

首先,尽可能提前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场景或状况,提前给老人打预防针,减少老人面对失控状态的可能性。

比如宝宝在快到一岁半以前,要多跟老人说,宝宝快要到他第一个反抗期了,估计会很固执不听话,到时候您可要辛苦了。

其次,不要只告诉老人不能做什么,而要给老人提出具体的建议。

比如你不希望宝宝吃零食,不能光告诉老人,不要给宝宝吃这些没有营养的,而是说:

妈,您给宝宝擀的小面条是他最爱吃的,还加了胡萝卜鸡蛋和青菜,真有营养,我看他吃了以后大便也特别通畅,睡眠也好了,你要有机会给他多做点小面条。

另外,我们还可以帮助老人减低焦虑和失控情绪,如果宝宝不好好吃饭的时候,我们可以跟老人说:

您看我小时候吃饭也不好,那5岁以后胃口就好起来了,一餐也耽误不了宝宝长大,就让他自己吃吧,您也好好吃顿饭。

第三,平时多和老人沟通,不要只是在出现矛盾的时候被动沟通。

对于不认同的育儿方式,重点不是告诉老人这样做不对,而是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和正确的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在冲突的时候或者老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沟通。

如同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一样,我们也应该多关注老人的情绪,如果今天有一些小争论甚至冲突了,那么即使有一些需要说的建议,也可以往后推一推,等待老人心情更好的一天,我们再来讨论。

当我们彼此双方的心态和情绪都好的时候,老人对于这些观点和建议就更容易听得进去了。

▼更多讨论和交流,可以扫码入群噢


戳戳即可查看

亲子沟通

养育方式

错误养育

正面管教

性格培养

性教育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情绪引导

家庭关系

隔代育儿

儿童敏感期


文中所用图片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无法一一和版权所有人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版权所有人的知识产权,请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们迅速采取适当措施。

联系我们:

文章转载:supernannyipcn2018(微信)

文章投稿:supernannyipcn2018(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