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山精讲中国近代史丨民国史学大师蒋廷黻创新之作

民国史学大师蒋廷黻代表作品,开创中国近代史研究新格局



蒋廷黻是谁?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虽然全身心投入历史教学工作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二年,却为中国的历史学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23年,蒋廷黻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在南开历史系,他最早开始了中国近代外交史料的收集研究工作,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并率先在历史系讲授中国近代外交问题,成为中国近代外交史教学研究的先驱者。

1929年,蒋廷黻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正是在清华师从于他,确定了自己毕生研究的方向所在。

“九·一八事变”以后,国难当头,他和胡适一起创办《独立评论》,品评时政,并引起蒋介石的注意,曾三次召见蒋廷黻;在20世纪30年代“学者从政”的浪潮中,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步入政坛。

这本《中国近代史》,便是蒋廷黻于1938年应陈之迈约请为拟议中的《艺文丛书》所写成的。彼时抗日战争正在危急关头,他利用已辞驻苏大使但未恢复行政院政务处长之职的“几个月的安逸”时间,呆在汉口写成了这本书。

蒋廷黻称这本篇幅不过五万余字的小书只是他凭对中国近代史的观感所作的“一个简略的初步报告”,也希望“读者只把它作个初步报告看待”。言下之意,这并非一部完整意义上的近代史。

但实际上,这本书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远没有蒋廷黻本人所说的那么轻描淡写。在本书中,他用四章分别描述了近代中国救亡图强的四个选择,重构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画卷。和史料的运用相比,更让读者肃然起敬的,是作者字里行间难掩的对国家、对民族的拳拳热忱之心。